肠道微生态与营养干预治疗银屑病

成功案例 Sep 10, 2024

作者:巩艳斌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疾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可导致一个或多个有银色鳞片的凸起的红色斑块,并且斑块与正常皮肤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可能伴有皮肤瘙痒、灼热或疼痛,皮肤干燥、破裂,甚至出血等。新的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的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案例展示

  Z先生,今年31岁,然而已经被银屑病困扰5年以上,皮癣遍布头、背、四肢等部位,导致酷暑夏天仍要戴帽子、穿长袖、长裤等遮挡皮癣,实在痛苦。

  既往经过中医中药治疗半年之久后皮癣明显改善,但第二年春天又复发,已经对治疗不抱什么希望了。

           拍摄于2024.3.28(治疗前)

  经过问诊,发现他还有肥胖、高尿酸、肝功能异常等代谢问题,饮食上喜欢甜食、碳酸饮料等等。

  跟他及家人沟通后,决定尝试我们的营养+微生态方案,用了维生素D3、Omega 3鱼油、复合B族维生素作为营养补充剂,微生态方面用了脆弱拟杆菌BF839+朱红硫磺菌ttys-997,同时嘱其控制甜食、碳酸饮料的摄入,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

  1个月后随访,告知皮癣已有改善,信心倍增。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背跟四肢皮癣已基本消退,头上皮癣消退大半,目前仍在继续治疗中。

           拍摄于5.14(治疗1个半月后)

            拍摄于6.11(治疗2个月后)

            拍摄于6.11(治疗2个月后)

            均拍摄于7.11(治疗3个月后)

专业分析

  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肠屏障功能受损(肠漏)”是诱发慢性炎症(免疫紊乱)的重要原因。

  食品添加剂、不健康饮食和肥胖、病原菌和毒物、药物和抗生素、器官功能障碍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肠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有毒物质、细菌、病毒等入血,激活免疫反应(食物不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等)[1]。银屑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2],其肠道菌群特征与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相似[3]。

  脆弱拟杆菌BF839可有效治疗肠道炎症、修复肠粘膜屏障。脆弱拟杆菌衍生的3-苯基丙酸通过激活芳烃受体(AhR)信号传导促进肠上皮屏障,保护肠道免受病原体入侵、食物抗原和毒素的侵害[4]。

  新的研究表明 CD4+ T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异常对银屑病的病变起关键作用[5],因此 CD4+ T 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被认为可以作为潜在的银屑病治疗靶标。

  人类共生菌脆弱拟杆菌 (Bacteroides fragilis, BF) 被报道可诱导 CD4+ T 细胞向调节性 T 细胞 (Treg) 分化,从而分泌白细胞介素 10 (IL-10) 等细胞因子抑制炎症性自身免疫反应[6]。经临床试验证明,脆弱拟杆菌 BF839 对银屑病治疗有一定疗效,可降低 PASI 评分及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低,是一种短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7]。

  朱红硫磺菌是珍稀食药兼用真菌,其含有的麦角甾醇有抗菌、抗炎活性和加速伤口愈合的能力,能应用于皮肤修复,还能抑制透明质酸酶,保持细胞间和结缔组织的通透性,对维持皮肤功能起关键作用[8]。

  本案例Z先生经过脆弱拟杆菌BF839+朱红硫磺菌ttys-997的微生态制剂,及营养干预后,银屑病得到明显改善。营养肠道微生态方案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值得在自身免疫性皮肤问题方面尝试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嘉楠.了解肠漏综合症[J].人人健康,2022,No.570(13):32-33.

[2] 王丼玮, 罗玱玱, 崔盘根, 等. 肠道菌群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 52(5): 357-360. Wang LW, Luo LL, Cui PG,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flora and psoriasis. Chin J Dermatol, 2019, 52(5): 357-360 (in Chinese).

[3] Scher JU, Ubeda C, Artacho A, et al. Decreased bacterial diversity characterizes the altered gut microbiota in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resembling dysbiosi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rthritis Rheumatol, 2015, 67(1): 128-139.

[4]Hu J, et al.Gut microbiota-derived 3-phenylpropionic acid promotes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via AhR signaling. Microbiome. 2023 May 8;11(1):102.

[5] 程龙龙, 姜述堃, 杜阳, 等. 银屑病的収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2019, 25(2): 227-232.

[6]Round JL, Mazmanian SK. Inducible Foxp3+ regulatory T-cell development by a commensal bacterium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0, 107(27): 12204-12209.

[7] 林楚慧,曾婷,邓宇虹等.脆弱拟杆菌BF839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一项单臂、开放初步临床试验[J].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1):3828-3835.

[8] Sułkowska-Ziaja K, ea tl. Mycelial culture extracts of selected wood-decay mushrooms as a source of skin-protecting factors. Biotechnol Lett. 2021 May;43(5):1051-1061.

标签

二代菌临床前沿

二代菌临床前沿,是为关注营养微生态医学,尤其是二代菌(Next Generation Probiotics)与创新营养合剂,的临床医师、研究者与潜在受益者,提供的开放资讯创作、报道与分享平台。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