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微生态干预如何让69岁肺癌脑转移患者实现"带瘤高质量生存"?

病例讨论 Apr 27, 2025

作者:颜倩英

肺癌脑转移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原因为早期诊断难度较大,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而且经治疗后易局部复发。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随着放疗、靶向治疗、手术技术的进步,延长了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由于肺癌脑转移瘤的患者本身疾病已处于中晚期,会存在多种不良情绪,再加上放疗、化疗等带来的不良反应,会给身心带来负面的影响,患者整体生存质量会受到影响,仍处于较差水平。[1-2]

案例详情

2024年夏天,69岁的柳女士因“右眼睑下垂无力4天”入院神经内科治疗。进一步检查,却发现陷入了绝境......

7月18日,经肿瘤科会诊后,柳女士确诊左上肺腺癌IVB期,伴随脑多发转移、顶骨破坏,EGFR L858R突变但PD-L1阴性,提示免疫治疗获益有限。转入肿瘤科后,经排除化疗及靶向治疗禁忌症,予培美曲塞800mg+贝伐珠单抗400mg+奥希替尼80mg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柳女士身高159cm,体重61.1公斤,(BMI 24.1,处于超重下限),一般人都会误以为营养状况良好。但考虑肿瘤细胞过度摄取营养、干扰铁代谢等原因,所以从治疗前的血液检查数据来看,血红蛋白(HGB)在 100 左右g/L,略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提示存在轻度贫血。此外,可能由于脑转移瘤的影响,柳女士出现头痛至无法入眠,须依靠止痛药才能睡觉。

考虑到柳女士的贫血问题,也担心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副作用会进一步恶化她的营养状态,家属找到我帮忙辅助营养治疗。我根据患者情况,开具了营养微生态方案。自7月21日开始,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基础上,柳女士开始每天服用2瓶硫磺菌液(50ml/瓶)、2袋脆弱拟杆菌BF839制剂(10g/袋),同时补充维生素D3、K2和6匙全安素(提供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并进行个性化饮食结构指导。

8月12日,柳女士出院10天后,家属反馈:患者食欲及肠道功能良好,体重较出院时增加 1 斤,睡眠状况改善,已无需服用止痛药物辅助入睡,血压也正常。

在 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4 月期间的复查结果中,可见患者呈现出阶段性改善:

1. 影像学变化(核心数据对比)

2. 身体成分变化(精准人体成分分析)

3. 血红蛋白(HGB)变化(营养状态改善)

2025 年 2 月复查结果显示,柳女士肺原发灶虽较前稍有增大,但全身转移灶保持稳定。经历 8 轮化疗 + 靶向治疗的柳女士期间曾出现肌酐下降(主要考虑肿瘤引起的蛋白质消耗),至 2 月份肌酐值回升至 52 μmol/L。身体成分测试表明,柳女士体重增加,且肌肉量增长占体重增加的 53.6%,为肌肉主导型体重增长。当前患者身体状况显著改善,气色不错,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可进行一些轻体力劳动。之前右眼睑下垂的症状也有所缓解,现已能睁开,总体呈向好趋势。

柳女士的案例证明,"带瘤生存"不再是奢望。营养微生态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晚期癌症患者维持治疗的‘刚需’。

专业分析

肿瘤患者常常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降低治疗的耐受性和疗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2019年的报告显示,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8%。营养不足会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使患者抗肿瘤治疗耐受性下降,不良反应增加,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缩短患者生存期。因此,补充营养对于肿瘤患者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3]

肠道菌群制剂在肿瘤辅助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在加强抗癌药物效果和减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以减轻炎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改善消化道症状 [7]。研究发现,脆弱拟杆菌 BF839 可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及降低化疗相关胃肠道副作用,优化肿瘤微环境,协同免疫治疗,抑制肿瘤生长,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期[5-6]。朱红硫磺菌的提取物有抗癌活性,能快速缓解化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7-9]。

案例中69岁高龄的柳女士通过协同使用营养微生态方案干预,在癌症中晚期经历 8 轮化疗 + 靶向治疗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及体感上的不适,而且呈现整体向好趋势,实现“带瘤高质量生存”。作为医者要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应更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生存期,让患者保持正常生活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治疗成功。

参考文献

[1]石远凯,孙燕,于金明,等,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中国肺癌杂志,2017,20(1):1-13.

[2]张秀淋.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的心理支持干预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生活影响观察[D].广州医科大学,2019.

[3]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护理学会肿瘤营养护理专业委员会.恶性肿瘤微量营养素缺乏与补充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4,11(03):322-331.DOI:10.16689/j.cnki.cn11-9349/r.2024.03.007

[4]陈文杰,魏静,陈廷涛.益生菌对癌症治疗副作用的改善效果:回顾与展望[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3(03):532-537.

[5]Zeng T, etl. A randomized trial of Bacteroides fragilis 839 on preventing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effect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sia Pac J Clin Nutr. 2024 Mar;33(1):23-32. 

[6]Peng K, Li Y, Yang Q, Yu P, Zeng T, Lin C, Deng Y, Chen J. The therapeutic promise of probiotic Bacteroides fragilis (BF839)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nt Microbiol. 2025 Mar 31;16:1523754. 

[7]Adamska I.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Sulphur Shelf Fungus (Laetiporus sulphureus) in the Food Industry and in Medicine-A Review. Foods. 2023 Apr 5;12(7):1539.

[8]Jen CI, et al.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of Laetiporus sulphureus fruiting bodies exhibit anti-breast cancer activity through cell cycle arrest, apoptosis induction, and inhibiting cell migration. J Ethnopharmacol. 2024 Mar 1;321:117546.

[9]孙长春.一株朱红硫磺菌及其在治疗消化道溃疡和结肠炎中的应用[P].中国:ZL 202110330475.7,2021,24(03).

标签

二代菌临床前沿

二代菌临床前沿,是为关注营养微生态医学,尤其是二代菌(Next Generation Probiotics)与创新营养合剂,的临床医师、研究者与潜在受益者,提供的开放资讯创作、报道与分享平台。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