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与前列腺恶性肿瘤伴多发转移案例的营养微生态辅助治疗策略
作者:谢芳
膀胱癌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排名第三,女性中排名第五。根据数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膀胱癌症例约为50万例,其中中国占10%。目前,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或化疗、放疗等,有些患者不仅治疗效果欠佳,同时手术切除、化疗和PD-1治疗副作用较大,如手术切除需要通过尿道将肿瘤从膀胱中切除,可能会引起患者排尿功能、术后复发等;化疗会损坏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和皮肤细胞,导致皮疹的产生;而PD-1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当其被阻断时,免疫系统能更有效的攻击癌细胞,但免疫系统的其他部分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皮疹。这些治疗方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案例展示
现今87岁的谢老先生,在生病前,日常喜欢和老友们一起打打太极、下下象棋,也算其乐融融。自从去年发现膀胱肿瘤后,犹如晴天霹雳!
2023 年 10 月初,他因膀胱肿瘤首次入院治疗。那时,病魔已经在他的身体里悄然蔓延,多种疾病如阴影般笼罩着他。检查结果犹如一把重锤,敲打着他和家人的心——膀胱恶性肿瘤、前列腺恶性肿瘤、肿瘤多发骨转移……每一个名词都如同沉甸甸的石头。
谢老先生虽难过但并没有被压垮,他选择积极治疗,接受了经尿道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后的他,身体虚弱,在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下依然怀揣着对生命的希望,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由于担心谢老先生已年迈,身体承受不了,家属不同意行前列腺穿刺及进一步膀胱手术,选择术后予表柔比星(法玛新)、阿比特龙、强的松片、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地舒单抗等化疗、靶向药和激素结合的治疗方式,同时营养科介入辅以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谢老先生终于治愈出院。

(2023年10月)
但是,这一系列治疗就像把双刃剑,老人家的其他生理指标受到明显伤害,D-二聚体从3.28mg/L升高到9.66mg/L,血红蛋白浓度[HGB]从142g/L降到了119g/L,白蛋白[ALB]也从38.80g/L降到33.8g/L。考虑化疗、靶向药、激素等治疗副作用,11月开始,给患者添加脆弱拟杆菌BF839二代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保护胃肠道黏膜、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调节手术和药物治疗后身体的免疫。
在应用营养微生态方案辅助治疗的大半个月时间里,谢老先生的凝血功能得到一定改善,D-二聚体降到2.79mg/L。前列腺抗原指标TPSA、FPSA分别从出院时的44.07ng/ml、3.07ng/ml降到了4.45ng/ml、0.31ng/ml,f-FSA/t-PAS维持在7%,没有再继续下降了。在营养指标上,白蛋白略有回涨至38.24g/L。但是血红蛋白浓度持续降低至63.99g/L,提示谢老先生可能由于化疗副作用发生骨髓抑制。

(2023年11月)
而后,不到一个月,谢老先生因化学性膀胱炎再次入院。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接受了第二次膀胱手术和两次的PD-1治疗。出院后,治疗的多重副作用终全面爆发,谢老先生开始出现全身重症药疹,用了一个多月激素终于压下去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接踵而至,每一次的病情变化都让他和家人的心悬在半空,而每一次的治疗都像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经历全身的皮疹后,家属表示至此不敢再使用化疗药和PD-1制剂,仅保留营养科给出的脆弱拟杆菌制剂+全营养粉+乳清蛋白粉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但是食欲差、一直没有胃口,是肿瘤营养治疗最常见的难题,家属对此也感到很担心。考虑到可能由于肿瘤治疗对胃肠道黏膜是损伤影响食物和营养的摄入,我建议谢老先生在脆弱拟杆菌制剂+全营养粉+乳清蛋白粉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硫磺菌人参饮制剂,加强对胃肠道黏膜的修复,抗炎,辅助抗肿瘤治疗。家属表示谢先生目前食欲较之前有所改善,胃口也逐渐好转起来。


在没有使用化疗药和PD-1制剂情况下,通过营养微生态治疗方案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谢老先生的骨髓抑制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血红蛋白浓度[HGB]从63.99g/L提升至126g/L。其他指标没有出现明显恶化的情况。
专业分析
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是促进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当肠道菌群组成发现改变时,会对代谢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及转化,这对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症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影响,这也提示肠道菌群是潜在的癌症诊断与治疗的靶标,通过靶向调节肠道菌群对癌症进行治疗[2]。
此外,肠道菌群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加强抗癌药物效果和减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以减轻炎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改善消化道症状 [3]。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脆弱拟杆菌BF839可以,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并降低50%的3-4级化疗相关胃肠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腹泻[4]。谢老先生的血红蛋白浓度从第一次术后+化疗的63.99g/L提升至126g/L,其骨髓抑制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可能得益于脆弱拟杆菌对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和抗炎作用,以及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刺激免疫系统等机制,帮助骨骼恢复化疗诱导损伤后的骨髓功能[5-9]。
有报道指出脆弱拟杆菌可诱导CD4+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分化,从而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抑制炎症性自身免疫反应,减少炎症[10]。
朱红硫磺菌是大型珍稀食药兼用真菌,具有增进健康、缓解胃肠功能、调节机体等作用[11]。有研究发现,硫磺菌中含有的齿孔酸对胃粘膜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12]。谢老先生辅以改善食欲的朱红硫磺菌ttys-997经专利认证对消化道溃疡和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13]。
同时,肿瘤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他的共存免疫力,手术、化疗不是治疗的终止,长期保持高水平的免疫力,才能提高疗效,预防复发,而营养微生态医学技术正是减少骨髓抑制,提高免疫力的良策。
参考文献
[1]Alexandra Snyder,Eric Pamer,Jedd Wolchok. Could microbial therapy boost cancer immunotherapy?[J]. Science,2015,350(6264)..
[2]乐婧,李睿莹,李雪,甘巧,孟庆雄.肠道菌群与癌症发生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7(01):70-75.
[3]陈文杰,魏静,陈廷涛.益生菌对癌症治疗副作用的改善效果:回顾与展望[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3(03):532-537.
[4]Zeng T, etl. A randomized trial of Bacteroides fragilis 839 on preventing chemotherapy-induced myelosuppress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effect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sia Pac J Clin Nutr. 2024 Mar;33(1):23-32.
[5]Mazmanian SK, Liu CH, Tzianabos AO, Kasper DL. An immunomodulatory molecule of symbiotic bacteria directs maturation of the host immune system. Cell. 2005;122:107 18.
[6]Round JL, Mazmanian SK. Inducible Foxp3+ regulatory T cell development by a commensal bacterium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107:12204-9.
[7]Keefe DM, Brealey J, Goland GJ, Cummins AG. Chemotherapy for cancer causes apoptosis that precedes hypoplasia in crypt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n humans. Gut. 2000;47:632-7.
[8]Erturk-Hasdemir D, Kasper DL.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Bacteroides fragilis polysaccharide A as the archetypical symbiosis factor. Ann N Y Acad Sci. 2018;1417:116-129.
[9]Mazmanian SK, Round JL, Kasper DL. A microbial symbiosis factor prevents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ease. Nature. 2008;453:620-5. d
[10] Round JL, Mazmanian SK. Inducible Foxp3+ regulatory T-cell development by a commensal bacterium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0, 107(27): 12204-12209.
[11]王谦,贾震.食药用真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05):67-70.
[12]Wang JZ,Sun WJ,Luo HJ,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eburicoic acid of the chicken of the woods mushroom,Laetiporus sulphureus ( Higher Basidiomycetes) ,against gastric ulcers in mice. Int J Med Mushrooms,2015; 17( 7) ∶ 619 ~ 626
[13]孙长春.一种朱红硫磺菌及其应用[P].中国:202110330475.7,20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