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敏菲产品解析

Dec 16, 2024

01产品成分

主要菌株:

朱红硫磺菌ttys-997,鼠李糖乳杆菌TT628,罗伊氏乳杆菌GYLB-131

其他成分:

低聚果糖,金银花,枇杷叶,香茅(叶),葡萄糖酸锌,维生素B12

菌株适用范围:湿疹、荨麻疹、特异性皮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02菌株及成分解析

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通常是过敏历程中的首发症状,且有将近 75%至 80%严重特应性皮炎的患者会伴有过敏性鼻炎,而超过 50%的严重特应性皮炎患者还患有哮喘。因此,干预过敏的关键--阻断过敏历程。[1]

过敏反应的主要机制是肠道粘膜通透性高、免疫应答不平衡[2]。故,通过短暂回避过敏原+修复肠粘膜+平衡免疫是阻断过敏历程的核心办法。

朱红硫磺菌 ttys-997 是图腾益生独家研发的药食同源专利菌株,性温、味甘。经小鼠验证了这株菌对胃肠道炎症的确切疗效[3],从过敏反应的根源-肠道黏膜通透性解决过敏问题。皮肤瘙痒、刺痛、红肿是常见的过敏症状表现,麦角甾醇是朱红硫磺菌种最常见的甾醇化合物,其抗菌和抗炎活性,以及加速伤口愈合过程的能力,可应用在皮肤修复中[4]。

鼠李糖乳杆菌是符合我国卫生部添加标准,同时有临床研究证实、可用于过敏预防的益生菌推荐菌株[5]。罗伊氏乳杆菌能调节特定肠道微生物,增加丁酸产量,减轻气道炎症和 Th2 反应,这种调节对哮喘预防更有效,[6]。

在菌株发酵中增加金银花、香茅、枇杷叶,清湿热、降低血清总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抑制蛋白酶从而发挥切断真菌-皮肤联系,改善皮肤细胞损伤,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提升免疫功能[7-9]。

03用法用量

饭后20分钟,加入45℃以下100m1温水冲服建议每天2-4包,如果早期有调整反应,也可以从1包开始,逐渐加之全量,长期服用无副作用。如与其它药物同服请间隔30分钟,如与抗生素同服间隔2个小时建议观察周期:3-6个月,视病情需要减停。

禁忌人群:对产品成分过敏/蚕豆病患者不适用。

04产品应用案例

点击蓝字/病历卡即可查看:

《百日咳感染性皮炎的微生态辅助治疗方案》

《7岁女孩特应性皮炎》

《12岁男孩反复湿疹》

参考文献:

[1]Spergel JM. Epidemiology of atopic dermatitis and atopic march in children. Immunol Allergy Clin North Am. 2010 Aug;30(3):269-80.

[2]Benedé S, et al. Multifactorial Modulation of Food-Induced Anaphylaxis. Front Immunol. 2017 May 16;8:552.

[3]孙长春.一株朱红硫磺菌及其在治疗消化道溃疡和结肠炎中的应用[P].中国:ZL 202110330475.7,2021,24(03).

[4]Sułkowska-Ziaja K, et al. Mycelial culture extracts of selected wood-decay mushrooms as a source of skin-protecting factors. Biotechnol Lett. 2021 May;43(5):1051-1061.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65号

[6]Li L, et al. Lactobacillus reuteri attenuated allergic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HDM in the mouse and modulated gut microbes. PLoS One. 2020 Apr 21;15(4):e0231865.

[7]张婷婷,刘岩,游洋,等.金银花口服液治疗幼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22(04):330-332.

[8]周玄,包文初,石夏如,等.香茅抗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中医,2023,55(24):24-30.DOI:10.13457/j.cnki.jncm.2023.24.004                                                                                .

[9]姚莹,张杰.枇杷叶三萜酸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及免疫失衡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4,23(01):29-33.

标签

二代菌临床前沿

二代菌临床前沿,是为关注营养微生态医学,尤其是二代菌(Next Generation Probiotics)与创新营养合剂,的临床医师、研究者与潜在受益者,提供的开放资讯创作、报道与分享平台。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