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Nature子刊:揭示脆弱拟杆菌在婴儿神经认知发育中的重要性 脆弱拟杆菌是所有儿童中第4大丰富的物种,其相对丰度在健康儿童中更高(健康儿童平均相对丰度为0.0748,而中度急性营养不良(MAM)儿童为0.0487)。
科研成果 抗衰新靶点!脆弱拟杆菌通过肠-卵巢轴转运外泌体逆转生殖衰老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脆弱拟杆菌移植通过肠-卵巢轴改善生殖衰老的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肠道微生物与生殖健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开发基于肠道微生物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科研成果 45.9分综述:肠脑轴功能紊乱中常见的共病现象 本文强调了肠 - 脑相互作用障碍(DGBI)与其他疾病的重叠现象及其对患者管理和治疗的影响。DGBI 的重叠现象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涉及胃肠道内和非胃肠道的多种疾病。
科普文章 前沿报道:朱红硫磺菌多糖改善慢性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从硫磺菌子实体中提取并纯化了新型酶解多糖ES1,并深入探讨了其对慢性酒精性肝病(AL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1通过激活p62/Nrf2通路增强抗氧化能力,调节AMPK通路改善脂质代谢,以及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共同作用显著减轻了ALD小鼠的肝损伤,为ES1作为治疗ALD的新方法提供了有力证据。
科普文章 在共培养系统中,硫磺菌提取物可强烈增强益生菌乳酸双歧杆菌对 HCT-116 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表明朱红硫磺菌提取物能够显著增强益生菌乳酸双歧杆菌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促凋亡作用,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结肠癌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增强益生菌的促凋亡效果,可能为结肠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手段,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可能减少传统化疗的副作用。
科研成果 国际神经科学顶刊:帕金森病先发于肠道,是由肠道菌群失调造成的 综上所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帕金森病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影响肠道免疫反应和肠屏障完整性,进而影响血脑屏障和神经系统,最终导致PD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这项研究成功识别了新的外周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用来开发更有效的策略,以防止PD向大脑的进展
科研成果 Cell :肠道菌群或可成为早期干预神经发育障碍的新方向 这些研究发现有力地支持了神经发育障碍源于早期生命阶段且由肠道微生物群所介导的假设,为神经发育障碍的研究以及早期干预举措奠定了坚实基础,提示肠道菌群或可成为早期干预神经发育障碍的新方向。
科研成果 Nature子刊:脆弱拟杆菌种内竞争机制有效消除产毒型菌株,可应用于肠炎肠癌 脆弱拟杆菌分泌的BfUbb通过特定的ButCD转运体实现种内竞争,并且其结构特征和和机制为治疗相关肠道疾病提供了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