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通关秘籍:营养微生态助她走过试管的荆棘,第二次迎来自然的坦途
作者:方晓茹
输卵管阻塞和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IUA)和输卵管阻塞都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IUA 是子宫腔内瘢痕组织,常因刮宫、炎症等引发,会造成月经紊乱、不孕、复发性流产等问题。研究显示,IUA 患者中输卵管异常患病率达 67.39%,其中输卵管积水最为常见,占 28.26%,其次还有输卵管周围粘连、阻塞等情况。输卵管阻塞包括近端和中段阻塞,分别占 13.04% 和 6.52%。另外,输卵管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也有一定比例。而且,输卵管积水、周围粘连、阻塞多与宫颈管的 IUA 有关;输卵管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及造影剂自由入腹腔与子宫腔的 IUA 有关。[1]
案例展示
对于曾经历过两次自然流产,并被诊断为双侧输卵管阻塞、宫腔粘连的许女士(化名)来说,成为母亲的道路可能要越过无数道鸿沟,被判定需要借助现代医学高科技才可能逾越的鸿沟。
29岁的许女士是2022年9月确诊双侧输卵管阻塞及宫腔粘连(DSA证实),无奈之下,医生建议“试管婴儿(IVF)”是唯一的助孕途径时,她不得不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方案。然而,就在为试管周期做准备时,2023年3月发现糖尿病(空腹血糖 7.3mmol/L,餐后 2 小时 13.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42)。备孕的路上,因此又多了一项需要严格管理的任务:控制血糖。

首孕征程:营养管理与血糖控制的拉锯战
2023 年 10 月 28 日,承载着希望与期待的胚胎被成功移植入许女士子宫。此后,孕期的各项指标监测成为重点。
患者于孕3周(2023年11月)首诊营养科,BMI 21.8,启动糖尿病定量食谱管理。在未使用降糖药情况下,孕5周时空腹血糖降至4.94mmol/L,孕8周维持在4.7-5.6mmol/L,孕13周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2%,血脂指标(TC、LDL-C)同步改善。
然而,孕期并没有一帆风顺。2024 年 3 月,许女士怀孕 20 + 4 周时出现便秘问题,随后大便难排且痔疮出血,体重增长停滞,肠道菌群检测(16S rDNA)显示菌群紊乱。初期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无效,后改用脆弱拟杆菌BF839(每日1包)。

转机来得比预期更快。服用BF839短短几天后,困扰她的便秘问题迅速缓解,痔疮出血在三天内停止。更令人惊喜的是,约十到十四天后,在没有改变任何饮食结构的前提下,她的体重恢复了正常的增长曲线,血糖也继续保持稳定。这个积极的变化让她得以安然度过孕中期,直到孕31周后,因胎盘分泌的激素水平达到高峰,固有的胰岛素抵抗加剧,她才在医生的建议下适时启用了胰岛素治疗,这同样是孕期糖尿病科学管理的常见策略。最终,在2024年7月,她顺利分娩一名健康的男婴,整个孕期体重增长10公斤,完美达标。
二胎自然受孕:从“刻意栽花”到“无心插柳”的惊喜
第一个孩子的成功诞生,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但许女士和孩子的缘分并未就此收尾。在产后,她继续服用BF839益生菌。当她和家人开始规划第二个孩子时,他们再次咨询了医生。2025年4月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带来了第一个好消息:宫腔内环境良好,内膜平整,两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这与一胎前“宫腔黏连带”的诊断形成了鲜明对比,提示盆腔内环境可能得到了改善。
2025 年 6 月 11 日许女士实现自然受孕,彩超提示 “宫内早孕 6 + 5 周大小,胚胎存活”,成功实现了从一胎试管婴儿到二胎自然受孕的转变。截至 2025 年 9 月 12 日孕 20 周,她和宝宝状态一切平稳,她依然坚持服用BF839,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专业分析
妊娠糖尿病是待产孕妇的常见疾病,该病也将直接影响孕妇的生理健康,临床多推荐非药物疗法。根据孕妇情况制定个性化营养食谱,对摄食比例进行合理分配,调节饮食结构、食物热量,帮助孕妇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妊娠结局[2]。本案例中,许女士孕早期(3-13周)的血糖控制阶段,糖尿病定量食谱通+-过精准的碳水化合物控制(低GI+定时分餐)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营养管理策略通过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实现了血糖达标(空腹血糖4.9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
当患者孕20周出现便秘、体重停滞等并发症时,微生态干预开始展现独特价值。脆弱拟杆菌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修复肠屏障功能(上调ZO-1蛋白表达/下调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3]、调节肠道免疫(促进Treg细胞分化)[4]和优化菌群结构[5]。这不仅快速缓解了便秘和痔疮出血,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全身低度炎症状态。这种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远程迁移至生殖系统[6],改善了盆腔微环境。
孕中后期,营养与微生态的协同效应:食谱提供的锌、B族维生素等为脆弱拟杆菌定殖创造了有利环境,而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又增强了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这种双向互作最终促成了代谢与生殖功能的整体改善。
在不孕的患者中,全身低度慢性炎症是很重要的一个病因。这会造成输卵管的阻塞和宫腔黏连,同时还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该患者就是如此。益生菌可以修复肠粘膜屏障,减少有毒物质入血,并训练免疫系统达到平衡,这对于消除慢性炎症, 有极大的帮助。这可能也是该患者持续的进行益生菌补充后,能自然怀孕的原因。
这个成功的案例提示我们,对于治疗不孕不育的患者,调整肠道菌群有关键的作用!由于其安全价廉,可以先试用该方法帮助自然怀孕,在孕期持续服用还可以减轻孕期并发症,避免流产,对试管婴儿的孕期管理也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Olawale B B, Ademola A O, Gbadebo A G O. Tubal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adhesion: evaluation using hysterosalpingography[J]. Annals of African medicine, 2014, 13(4): 179-183.
[2]程晓冰,姚伟红,刘雯娟,.孕期个性化医学营养疗法结合个体化运动处方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25,(09):145-147.
[3]Hu J, et al. Gut microbiota-derived 3-phenylpropionic acid promotes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via AhR signaling. Microbiome. 2023 May 8;11(1):102.
[4]Mazmanian SK, Liu CH, Tzianabos AO, Kasper DL. An immunomodulatory molecule of symbiotic bacteria directs maturation of the host immune system. Cell. 2005 Jul 15;122(1):107-18.
[5]Chen Z, et al. Bacteroides fragilis alleviate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hrough restoring bile acid metabolism balance using bile salt hydrolase and inhibiting FXR-NLRP3 signaling pathway. Gut Microbes. 2024 Jan-Dec;16(1):2379566.
[6]Erturk-Hasdemir D, Kasper DL.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Bacteroides fragilis polysaccharide A as the archetypical symbiosis factor. Ann N Y Acad Sci. 2018;1417(1):11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