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持续消瘦,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肿瘤康复 Aug 18, 2023
图片



01 案例分享

晓晓是个43岁的家庭妇女,经历了数次治疗化疗的晚期乳腺癌肝转患者,家庭里有外出打工的丈夫和正在上学的孩子。今年三月份,晓晓从她的主治医生处听到建议,营养干预可以缓解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慕名来到我院。第一次见她,我就惊讶于她的消瘦,个子不算高,由于整个人瘦骨伶仃,腹胀比较突出,皮肤黄染,眼神黯淡无光,说话绵绵无力。
及时的营养治疗可以对晚期肿瘤放化疗发挥重要作用,达到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的目的,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毒副作用,从而增强机体耐受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患者处于肿瘤晚期,应采取姑息保守疗法,营养治疗旨在维持体重,同时减少其他并发症、降低费用支出比。
我先询问了晓晓近三天的饮食情况,根据患者近3个月体重下降病史,做人体测量和营养筛查,初测体重只有35kg,NRS2002评分也非常不理想。前三个月,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和抗癌膳食的原则:选择完整、多样、无化学成分、季节性食物,调整饮食结构,同时采取营养治疗干预。

图片



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化疗后仅通过单纯的饮食干预和常规补液往往效果不佳。6月中旬开始我给晓晓建议肠道微生态制剂干预,早晚各一次,针对无法根治的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目的是调理胃肠功能、提高免疫、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一个星期后随访,晓晓表示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干预后肠胃能舒服一点,没有使用其他药物,据检查报告白细胞和粒细胞相对有所好转,但是还是没什么胃口。
第二个星期随访,坚持使用一小段时间后患者觉得肠胃能舒服一点,没有使用其他药物,据检查报告白细胞和粒细胞相对有所好转,但是还是没什么胃口。
第三个星期随访,患者反映没吃什么药,依然坚持使用益生菌,胃口还是不好,但是相对之前有所改善。
第四个星期,反映胃口好些,能多吃一点了,体重和白细胞仍然比较低,但是能比较稳定,不再往下掉。
患者对话记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两个月后随访,反馈食欲明显好一点,以前打升白针都没什么用的,现在白细胞已经可以从2.2升到3.48了,但是体重还是没涨。在略显效果后,晓晓表示益生菌已经吃了很久,有一点想放弃的念头,我劝其坚持下去,好的效果坚持才会给身体最好的帮助。
又一个星期后随访,晓晓告诉我空腹体重从营养治疗前的35kg,略涨了1.3kg!这个结果还是很欣慰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能保持体重不再往下掉,还能略有增长!我们做到了!


患者对话记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条路很苦,从恶心呕吐毫无胃口,到胃口的明显的改善,从体重的持续性快速下降,到体重稳定甚至略有增长,晓晓很少在我面前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一直积极坚持配合治疗。不管怎么样,活着就有希望,还可以自由的呼吸,还能看看日出日落,在傍晚盼着读书的孩子和为生计打拼的爱人回家。


02 专业分析

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是促进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2],当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时,会对代谢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及转化,这对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症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影响,这也提示肠道菌群是潜在的癌症诊断与治疗的靶标,通过靶向调节肠道菌群对癌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避免放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3]治疗方案中应用到的肠道微生态制剂脆弱拟杆菌BF839,脆弱拟杆菌的多糖A(PSA)可以在健康和疾病中调节宿主免疫系统,这种两性离子多糖对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产生白细胞介素10的CD4+T细胞的刺激有重要影响,减少肠道病理损伤。[4]

参考文献:

[1]沈冬,马成龙,茅卫东.改良版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在肿瘤科化疗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21,56(06):648-651.

[2]Alexandra Snyder,Eric Pamer,Jedd Wolchok. Could microbial therapy boost cancer immunotherapy?[J]. Science,2015,350(6264)..

[3]乐婧,李睿莹,李雪,甘巧,孟庆雄.肠道菌群与癌症发生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7(01):70-75.

[4] Deniz Erturk‐Hasdemir.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Bacteroides fragilis polysaccharide A as the archetypical symbiosis factor.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116-119.

标签

叶艳彬

专业擅长:专长于糖尿病(包括妊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营养防治,肠内外营养治疗、肿瘤营养治疗,围孕期及婴幼儿营养管理,以及营养不良疾病等的营养治疗。研究简历:研究方向为营养等因素与慢病的防治。负责及主要参与10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获中国营养学会成立70周年“杰出青年奖”, 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杂志30多篇,著作4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谢营养门诊。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