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特应性皮炎伴神经发育障碍还可以这样治!——营养肠道微生态专科治疗案例

成功案例 Oct 9, 2024

作者:邓宇虹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是常见病之一,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很清楚,可能是与遗传、免疫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婴儿期、儿童期及成年均可发病。尤以婴儿期为多,又称婴儿湿疹,大约60%的出生后2个月以内。治疗主要以激素口服及外用、保湿等为主,激素治疗往往短暂有效,但一停后会很快复发,严重瘙痒及皮疹导致睡眠及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孩子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后果。

案例展示

  一个月前,小江妈妈找到我给她一岁半的儿子看诊,她告诉我小江刚出生3个月,一双小脚就开始出现红斑和红块,而且越来越严重,多次使用过激素口服和外用,用的时候就会好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又会严重复发。我给这个小男孩做了初步检查,他全身除了生殖器官和排便周围的皮肤是正常的,其它皮肤都是红红的,伴有严重的脱皮、干燥、红肿,临床上符合特应性皮疹。除此外,孩子还伴消瘦以及神经系统发育落后(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现在还不会走路和说话。

  在问诊过程中,我了解到小江妈妈怀孕时有荨麻疹病史(提示可能影响孩子免疫发育),每年或发作一次,怀孕早期有出血丝的症状,打过黄体酮保胎治疗,之后产检正常。在来我这之前,小江妈妈带着孩子去过很多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和治疗,在外院诊断为:特应性皮炎,高IgE综合征,以及医生还怀疑“先天性鱼鳞病”的可能(图2)。医生曾建议她做基因检查,但是小江妈妈表示,孩子治疗一年多,各种办法都没有治好过,已经山穷水尽了,实在没钱做昂贵的基因检查。绝望之时,希望正悄然而至!她从一位医生处听说营养科治好过一些特应性皮炎,便慕名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希望我们能帮助小江。

  我仔细看了小江妈妈带过来的一些检验单,抗体检测显示lgE>1000 IU/ml,这个值对婴幼儿来说是严重过敏,也符合特应性皮炎的特点。综合其他几个化验单,我发现还有尘螨过敏,常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均超过正常婴儿水平,是他免疫异常的提示。

  类似的免疫异常患者,我们在营养科中也接触的非常多,而且考虑到小江年纪比较小,在之前的一年治疗过程中也使用过了许多激素,均没有明显效果,所以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在临床中营养治疗中对特应性皮炎效果较好的的肠道微生态制剂(图4),用温开水冲服,从前三天每天半包到后面一天一包。

  在小江治疗近一个月后,小江妈妈非常惊喜的告诉我:宝宝的皮疹减轻了很多(图5),同时语言、运动也改善明显,体重也增长了(图6)。

  她给我发了很多张小江的各部位皮肤照片,对比初诊的皮肤,好了太多了!并且没有再使用激素外用和口服(图7)。经肠道微生物制剂干预后这可以得到这么大程度的改善,我甚感欣慰!对患者来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最大的福音!

专业分析

  至今为止:很多过敏性疾病都找不到确切原因,比如小江的妈妈。最新的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异常[1]。而母体微生物不仅能导致胎儿的免疫系统指导发育,而且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2]。小江出生后的皮炎以及运动语言的发育障碍可能与妈妈既往存在的肠道微生物紊乱有关。此外,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讲,黄体酮是人妊娠血清中的一种免疫封闭因子[3],剂量较大也有可能也会影响胎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因此,我们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能及早有效调整小江的免疫系统,使其皮炎症状明显缓解,同时促进了他神经系统的发育。这一案例,对我们理解婴儿免疫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也为特应性皮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免疫几乎参与大部分慢性病疾病的发病机制,我们理解的遗传性过敏类疾病,不仅仅是基因突变(实际上基因突变很少直接致病,大多是遗传易感性),更大有可能是母体免疫状态导致的胎儿免疫系统发育异常,我们看到的对各种食物或螨等的过敏,大多是患者免疫系统紊乱,反应失灵,产生急性或慢性炎症风暴的表现,只有真正使患者达到免疫平衡,才能彻底治愈过敏性疾病。我们主张去了解每一个疾病的免疫状态,特应性皮炎就是如此,经对患者的免疫状况深入分析发现疾病的真正根源,就会发现原来这个疾病还可以这样治!才能在临床治疗上发现新大陆,给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看病成本,提高疾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Zhang X, Zhang J, Chu Z, Shi L, Geng S, Guo K. Gu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and Functional Prediction in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Patients. J Microbiol Biotechnol. 2021 May 28;31(5):747-755.

[2]https://www.the-scientist.com/features/the-role-of-mom-s-microbes-during-pregnancy-69009

[3]胡健,黄体酮是人妊娠血清中的一种免疫封闭因子,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2,302-303

标签

邓宇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兼临床营养科副主任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脑科研究所访问学者,擅长以膳食模式(如生酮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微生态制剂(如肠道菌群)为基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难治性和免疫相关性癫痛孤独症、帕金森),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以及血管病变。 门诊地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诊时间:营养肠道微生态专科门诊,周一、周三下午

联系我们